田东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情况汇报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田东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情况汇报

 

    一、科学发展结硕果

田东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地处桂西南边远山区百色市田东县。田东县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9镇1乡167个行政村,总面积2816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田东县又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点。2008年10月和2011年4月,吴邦国委员长两次到田东视察,两次深入田东职业技术学校调研并作出了重要指示:“要继续把发展教育和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把田东县的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9年12月吴委员长还亲笔为田东职业技术学校题写了校名。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学校扩建项目建设。新增用251亩,新建了总面积为47791平方米的实训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饭堂等校舍8栋,400米塑胶跑道体育场1座、篮球场6个、足球场2个、排球场5个、网球场1 个及绿化、排污、水电等附属工程。同时利用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工程、广西县级中专综合改革“以奖代补”、县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等专项资金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学校基础设施现代化。目前,学校校园总面积达313.8亩,校舍总面积达75765平方米,实训设备总价值达2763万元,图书67010册。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达到年开展职业教育培训5000人次和在校生3000人的办学规模。现有教职工159人,其中教师113人,在校生3007人(含成人教育)。学校开设有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会计、物流管理等9个专业,其中模具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属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

     二、教育扶贫建奇功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广东百川慈善基金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国家教育扶贫试点项目“百川励志班”在田东职校启动并实施,由百川慈善基金会负责筹集项目资金共1000万元,从2011年到2013年,分三批资助1500个来自百色市及周边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生5000元的生活补助、学生毕业后安排到百川慈善基金会会员单位实习或就业。

    “广东百川励志班”之后,在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和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校又创办了“海南成美巾帼励志班”、“上海芬芳巾帼励志班”、“广西芬芳巾帼励志班”和“加拿大协力文更班”等各种扶贫助学班,多元化资助贫困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学习,实现了“上学一人,带富一家”的职业教育扶贫目标,打造了精准扶贫的“田东职校”模式,不断开创县级中专办学的新局面。

     三、职教改革显身手

    2010年7月,吴邦国委员长在给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小学张玉玲小朋友的回信中写到:“希望老区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希望老区的孩子个个都有出息。”吴委员长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嘱托,给了我们强大的动力,坚定了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让老区的孩子个个都有出息。”成为田东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理念。

    全校师生员工牢记吴邦国同志的殷切嘱托,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2345办学方略”

    (一)描绘好一幅蓝图

     学校在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建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扶贫富民相适应、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融通、传承民族文化、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校舍建筑面积达73115平方米,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和全县年开展职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的目标,建成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II级(国家优秀等级)标准,成为百色革命老区职业教育的“航母”。

    (二)巩固好项成果。

 1、科学发展建设成果。

     2、教育精准扶贫成果。

    (三)谋划好三件大事

1、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三化”“一提升”。

“三化”: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 ,党组织生活规范化 ,党组织阵地标准化 。

“一提升”:加强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2、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区教育厅的要求,结合我校总体发展规划,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建设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完善、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通过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引导师生员工提升质量意识,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质量生成主体,实现每一个人工作方式的深刻转变,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规划、标准、制度体系,建立支撑8字螺旋诊改的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3、实施农民工培训计划。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是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职能。 2016年7月县人民政府把深圳市帮扶百色市脱贫攻坚项目“深百协作脱贫攻坚万人培训中心”落地田东职校。2017-2018年,学校协同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实施万人培训计划,开展芒果种植家畜饲养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电工、电焊、电商、建筑等职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10069人,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技能培训教育平台,更好地适应劳动市场要求,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四)建设好四大工

    1、基础设施现代化工程。

    多渠道筹措经费,逐年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县政府按照自治区规定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足额拨付并逐步提高,每年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0%,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极大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通过各种财政渠道(包括财政预算内、预算外、专项、经常性补贴等)获得的经费收入共达2300万元,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年生均财政拨款数3500元。

    新征学校用地,扩大建筑面积。新征了251亩土地,使学校占地为313.8亩,新建了实训楼、实训大棚、教学楼、公寓式学生宿舍楼、学生饭堂等校舍,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所,总建筑面积75765㎡,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达35.45平方米。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训教学。先后添置汽修、模具、数控、电子、机电、学前教育 、计算机应用、会计、物流、家政、电商、建筑行业等专业(工种)的实训设备,设有机械加基础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电子基础实训室、电焊实训室、电子琴实训室、美工美术实训室、形体训练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40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训车间,现学校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为9625元。校内实训实践课开出率100%。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教学。学校建有万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校园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有固定IP接入光纤,建有校园信息中心和学校门户网站,,一线教师配备100台手提电脑,教学用计算机300台,计算机网络教室5个,录播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40个,实现了教学区、实训区、办公区的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图书室建设。学校设有的图书室和普通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购置各类图书及报刊杂志品种丰富,其中,有纸质图书7.15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分别生均32册和45册。

2、教师队伍专业化工程。

1)教师增量。通过引进专任教师、聘任行业技术能手作兼职教师、抽调县内骨干教师等途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保证师资队伍的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目前学校教职工159人,专业教师113人(其中非实名制教师25人,县内抽调骨干教师23名,聘请行业技术能手兼职教师7人),全日制在校生为2173人,生师比为19:1。

2)全员培训。建立校本研训制度,通过请专家进校讲学,派教师参加国培区培及各种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依托深百校校对口帮扶这一平台,邀请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的技能名师到校培训,进行专题报告和技能指导,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实训等,选派77人次教师到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考察学习和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率达100%。

   3)能力提升。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引领学科教学科研对年轻教师的指导、示范、培养作用,实施青年教师“帮扶”培养计划,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一些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指定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有计划、有要求进行“结对子”培养活动,每年要求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优质课、示范课,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开展课题研究,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4)优化结构。 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对取得高一级的学历、职业技能证或“双师型”证的教师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参加第二专业资质培训和转岗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全校具有广西“双师型”职业资格证和教师资格及教师上岗资格证或行业能力资格的专任教师达6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50%以上。

5)教师风采。近几年,共有12名教师参加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微课制作项目一、三等奖、CAD工业设计项目二等奖;汽车修理项目一、二等奖;钳工项目、数控技术项目二等奖,有1名教师评自治区“八桂名师",8名教师荣获市、县的“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有101人次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职教优秀论文评比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有《贫困地区县职校与初中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渗透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五个精准”扶贫模式的构建与研究》等12个课题被定为自治区级重点课题,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职校计算机基础微课制作的研究与实践》已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结题。

3、专业设置区域化工程。

1)根据《百色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在学校现有专业建设中,遴选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紧密对接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家政服务、农村电商、建筑行业等产业的优势专业加以培育和建设,由原来的15个专业调整为9个专业,以汽修、机械加工、学前教育三大优势专业为基础,建设现代技术专业部(汽车维护、计算机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工制造专业部(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专业部(学前教育、财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家政服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着力打造百色市及周边地区乃至桂西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2)学校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专业发展需求,开展课程改革,修定9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应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编写了部分学科的校本教材,补充与生产一线同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使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更具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融入到直接教学工作中,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形象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缩短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的距离,让学生在学校提前体验就业后的岗位性质,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逐步实现教、学、做合一。

    4、产教融合一体化工程。

    (1)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一是以生产为主线,引企入校,创建“校中厂”。近几年先后引入广东天宝电子有限公司、天和顺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南宁市奥康服装集团等企业,相应建立电子、汽车修理、服装等校中厂。二是与广亚铝业、深圳市华灏机电有限公司、田东天和工贸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基地15个,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2) 深入广东碧桂园集团、广东天宝集团、广成铝业集团、深圳比亚迪有限公司、吉利集团等企业,探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推进 “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3)学校先后与广东百川慈善基金会下属企业广亚铝业建立了“校企联办、订单培养”的合作关系,举办了“百川励志班”共1500人;与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沃特玛”数控班共100人;与深圳行云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方案,与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上海百特教育集团共同开发《靓志课程》;与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碧桂园集团广西区域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

   (五)推动好五个精准。

1、精准招生。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现“精准招生”。争取县乡政府、村民委、住村第一书记支持,教职工全员参与,通过进校宣讲、文艺演出、组织参观、下乡宣传、入户动员等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职业教育深入人心,让孩子们踊跃来到职业学校学习。学校的每年招生任务按时完成,完成率100%,在校生规模有所扩大,在全日制在校生达2000人以上。

 2、精准资助。 

建立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精准资助”。一是“雨露计划”和国家助学金,应补尽补。二是吸纳社会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对学生进行资助,扩大学生资助覆盖面。三是学校减免水电住宿费,并创造勤工俭学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增加生活费用的机会。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安下心来学习。

3、精准培养。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精准培养”。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励志教育”、“靓志课程”、“助力计划”、“理实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翻转课堂” 等多培养模式,激发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有效学习,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够学到真本领。

4、精准管理。

学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章程、教学管理、德育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等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职绩效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教师职称评聘办法》等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学校领导、教师、职工、学生的行为规范准则,形成了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实现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了管理意识。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5、精准就业。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精准就业”。让孩子们能够顺利就业和升学。一是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广亚铝业、广东天宝电子集团、深圳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澋电子有限公司及田东县辉煌汽车修理厂等区内外30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用人合作关系,不断地拓宽学生实习就业市场,确保学生有较高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为96%以上,对口就业率为87%以上。二是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2+3” 或“3+2”中高职贯通合作办学,拓宽学生升学的渠道,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升学需求,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比例达30%。

四、脱贫攻坚当先锋

为提高田东县贫困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村贫困人口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有效、稳定向城市转移,实现转移就业,有效增加经济收入,根据人力市场用工需求和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愿望,2016年田东县新居民转移就业万人培训计划项目在田东职校落地实施。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总面积11500平方米,用于开展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电子商务、建筑工种等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延伸拓展芒果栽培、家畜饲养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用深圳市2016年财政帮扶资金1000万元,其中00万元用于建设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建筑行业工种培训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培训基地,300万元用于田东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项目建成后,田东职校协同县人社、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县商务局、县残联等部门及各乡镇政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17年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烹饪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17期共587人,开展芒果种植、林下养鸡、家畜饲养、西红柿栽培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6期共5173人2018年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砌筑工、混凝土工等职业技能培训23期947人,与碧桂园集团合作开展电工、家政服务、农村电商、苗圃种植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3期共3362人。2017~2018年共完成培训贫困劳动力10069人,大大提高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贫困劳动力增收,持续脱贫提供重要保障,夯实田东县脱贫摘帽基础。

2019年计划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砌筑工、混凝土工等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继续加强与碧桂园开展“就业扶贫”工程,碧桂园集团安排600万元、深圳市财政帮扶资金安排100万元共700万元,计划开展育婴员、养老护理、电工、电焊等工种培训,计划培训4570人。

五、学校办学成果

(一)2009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二)2010年评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三)2015年定为自治区农民工培训实训基地。

(四)2019年通过自治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星级认定。

  六、职教发展建议

(一)市级层面:做好全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深入分析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加大投入,确保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同步发展;二是精心谋划全市中职教育的布局调整,通过强有力的优化组合,使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师资力量增强、教学管理规范、专业建设提升、课程改革深入、产教融合广泛、教育成果丰硕,使我市中职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实现“弯道超车”,奋力冲击“五星级”职业学校,赶超先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县级层面:在中职招生、教师编制、奖励机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学校层面:坚定不移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规划、标准、制度体系,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